坚守党性 立足本职 做合格党员
“两学一做”学习感想
财务管理党支部 姚军胜
自16年2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的通知以来,按照通知要求,我院于5月份启动了相应的学习教育工作,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严格按照工作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的进行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学习,并严格按照合格党员的标准检验自己,值此建党95周年之际,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两学一做”学什么?做什么?
“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在我看来,“两学一做”学的不是人、不是事,学的是气,是正气、骨气、勇气、朝气、锐气,杀的是人间浊气、歪风邪气,解决的是党员的理想信念、党的意识、宗旨观念和精神不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唤醒的是沉睡的党员意识;做的不是政绩、不是业绩、不是形象、不是功名,做的是清廉之事、勤政之事、务实之事、公正公平之事,做的是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官阶,甚至不分党员群众都应做的最规矩、最普通的事,是纵使天地之间惟有你一人也要做的心灵之事,也是重启党的基本制度功效的最直接的衡量标准。“两学一做”--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学党章党规”,就是要净化党员的心灵,懂规矩、守纪律,使对党章党规的学习和推崇真正成为党员的价值追求,党员不学习党章党规,就不知道如何做合格党员,就会触到纪律底线的高压线,受到党规党纪的查处,就会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害;“学系列讲话”,就是要培养党员与时俱进的态度,只有结合时代的特征与要求,不断学习跟进,党员才能明确政治方向,跟上时代步伐,全党的思想才能统一,行动才能一致,力量才能凝聚,党的事业才能步步为“赢”、党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做合格党员”就是要践行党员良好的行为准则,不断地做、不停地做、主动行动、自觉行动,把党章思想、党规底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言行举止间。
二、如何立足本职工作,做合格党员
做合格党员,就是要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集中表现在“四讲四有”,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一)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学院的教育事业,忠诚于系部专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教好书育好人。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方向,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不断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强化党性意识,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在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与领会党的最新教育政策,不背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做一名人民好教师的本职工作。
(二)做一个守法的人。自觉遵守党纪党规,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工作中不逛言不妄语,不表错误言论,不行错误之举。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学院、系部的工作大局,不自由散漫、不目无组织。严守政治底线,廉洁自律,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三)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以生为本”理念。注重师德修养,遵崇职业道德,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对岗位尽责,对事业尽心,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敬业爱岗,不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以满腔热忱教书育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始终把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令社会满意的合格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摆在面前,在教学一线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多干一些实事、真干一些实事,以永无止境的追求,勇谋新篇的作为,切实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争做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的排头兵。
三、最后一点
“两学一做”需要我们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情感,演绎“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伟大情节。
让我们:主动行动、自觉行动、立即行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共产党的伟大旗帜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每一寸教学阵地上高高飘扬!
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两学一做”学习体会
财务管理党支部 陈小腊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党员,自2012年9月入校以来,在辅导员岗位上从事学生工作已经有四个年头了。四年来,谈不上什么动人的事迹,更没有什么惊人的壮举,我只是坚守着一心一意当一名学生喜欢、领导满意、社会认可的好老师的理想;我经历着普通一线学生工作者的甜酸苦辣,坚守着做一名合格党员教师的坚定信念。下面我结合自身的辅导员经历来谈谈怎么样做一名合格党员。
思想坚定,行为表率
辅导员是特殊的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辅导员就是辅导老师,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做好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大学生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关键时期,辅导员发挥着特别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在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和多变的形势下,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的情况下,教工党员应坚定鲜明的政治立场,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秉持高尚的道德操守,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认识,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展现教师教书育人的智者形象。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的重要品德修养。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人以品为重,官以德立身”,党员的道德和品行决不是小节、小事,而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教工党员要带头着力培育并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使之植根于党员内心,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爱岗敬业,亦师亦友
辅导员一定尽心尽责,面对学生要真诚热情,亲切和蔼。辅导员要能和大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做知心朋友,才能深刻了解青年学生,才能正确辅导青年学生,才能教学相长,才能做好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才能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把学生当做朋友,学生也会亲切地把你称为“哥哥”、“姐姐”。
辅导员只有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才能做好学生工作。每天早上到校第一件事,可以走走教室;课余时间可以走访学生寝室,与学生畅聊;在学生活动的现场,也要有辅导员参与的身影。
辅导员要有耐心,关心和爱心。在数百人的年级QQ群里,辅导员要能耐心地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为了方便学生联系,辅导员的手机要保持一天24小时开机;学生生病住院,辅导员日夜守护;学生有困难,辅导员帮忙解决;学生被骗,辅导员帮忙挽回损失……对于辅导员来说,这些事情是再寻常不过的了。经常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事找辅导员!”。在学生眼里,辅导员简直是个“百事通”,是个无所不能的人。
爱总是相互的,你爱着学生,学生也会喜欢你。教师行业是个良心活,对于学生们的感恩行动,只有教育和爱的力量去感化每一个学生,才能取得学生信任、激励学生进步。
以校为家,甘愿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讲:“要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过上满意的生活是每一名党员的目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甘愿奉献、敢于担当,唯有如此,才对得起“合格”二字。
什么是奉献?奉献就是要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甘愿在每一件小事上认认真真,甘心在清苦的工作中体会价值。作为党员干部,如果没有奉献之心,就会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工作就不会主动,心里就会滋生怨气,责任心自然就会淡化。长期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以上率下,不图名、不计利,默默为党工作、为民服务,铸造了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品质。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这两句话用来形容辅导员工作的辛苦和繁琐,一点也不为过。学生工作是辛苦的,一线的工作更为辛苦。无论寒暑冬夏,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办公室看到最多的就是辅导员的身影。为了参加学生活动,常常要牺牲很多休息时间;当加班加点和晚上熬夜成为一种习惯,当周六、周日没了概念,经常是办公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辅导员们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
人生最难的的是坚持,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看到学生不断地成长,大家仍感觉很欣慰,很幸福。“愿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愿做一个幸福的人,在这里追梦,在这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做学生永远的朋友。”这是辅导员们的心声。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继承和发展,要求共产党员要树立宗旨意识,忠实践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群众问题无小事,对待群众诉求要不回避、不折腾、不推诿,做一个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不忘初心,做好本职工作是关键。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本职工作是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前对他们的思想做最后一次“检修”与“维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做好本职工作,要求教师在平时工作生活中要不断加强学习,锻炼科研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坚持“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时刻保持着追求上进、坚守正道的心,向学生传播崇德尚善的正能量,做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示范者、引领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教师党员,我们应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切实做到严于律己,谨遵规矩纪律;严于修身,坚定理想信念;严于修德,锤炼高尚品格;躬于学习,勇攀知识高峰;躬于实践,踏踏实实做事;躬于奉献,提升自我价值;积极地从身、心两方面争做合格党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有一颗对教育的事业心,只要有一股对学生的挚爱情,只要有一份对工作的责任感,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僵化、不停滞,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路劲探析
信用管理支部 王珠珠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它沉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作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阵地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而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的式微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问题,各有看法,有学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思政教育功能称为“思政教育力”,“以塑造圣贤人格为目标,培养整体观念为内容,以言传身教为原则,以知行合一为方法”,这些资源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内容整合,原则确立,方法探索具有重要的其实意义。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提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也应当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者和弘扬者,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也不能全盘接受式全盘抛弃。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传承地更加精彩。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疏离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目前各高校的思政教育中,主要包括基础原理纲要盖伦,其中都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相对而言,这些传统文化只是较为零星碎片化,并没有以系统方法传递给学生,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学生更多地通过选修而非必修课来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思潮的涌入,对学生的价值和文化的多元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个人主义都对社会和校园不断渗透。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成形期,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传统的就是守旧的,传统的就是顽固的,传统的就是故步自封的,所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异己,嗤之以鼻。
互联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是把双刃剑。 我们正处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化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科技举措,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消费方式和竞争对抗方式。其对文化的影响也更加深远。互联网的发展,将加速传统的吸收、融合,使传统文化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互联网的交流,会重新调动起发展、创新的潜能。她的发展,将形成各种文化的共享,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尽可能多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而互联网的另一面,它的发展对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对于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受体而言,已经面临着“殖民文化”的“侵略”。如今在互联网络上,英语内容约占90%,法语占5%,其他世界上众多的不同语系只占5%,这意味着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所说的那样:“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尤其是对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只能成为被迫接受信息的群体,其唯一的选择是无奈地面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特别是传统文化在文化浪潮中,更是容易被淹没,被忽视,西方不良思潮在互联网时代的迅速传播和渗透,都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传播提出了挑战。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路劲
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发挥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除了社会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正确认知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之外,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也应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形成主动学习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互动关系。著名学者张岂之教授说:“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没有自己传统文化的武装,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因为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
一方面,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优秀的文化是一国的魂,是名族的根,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和继承,更是要端正学生的认知态度,从理念上积极宣传引领,让优秀的孝文化、信文化、德文化等在认知上得到认同,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标准。
另一方面,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中,应当采用多远的传播途径来宣扬优秀传统文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兴起,人们处在一个知识获取碎片化的浮躁社会环境中,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教育来宣扬传统文化,很难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元性。多途径多渠道传播宣传,可以采用QQ、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电子媒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编制成专刊、专辑等形式,在高校的各种平台推送宣传。
此外,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大学生亲自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来,体现其参与性,激发其创造性,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进而不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现和自我激励,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生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只有其通过实践,以内化的思想理念指导行动,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对于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批判意识,防止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成为大学生构建健康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资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名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只有把他人的好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观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性发展,只有以开放、包容、联动、共进的姿态对待个各种不同的文明,才能激活文化发展的生命力,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高校是个复杂的小社会,互联网的兴起使得西方思潮大量涌入青年学生的生活。只要以开放、包容、并蓄的姿态对待不同文明,才能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培育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