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新学期各项教学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效地开展课程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拓展教学思路、归纳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构建本学期课程思政与岗课赛证综合融通的新格局,会计学院于2022年3月2日下午在7218会议室召开了“课程思政、岗课赛证”专题研讨会议,为新学期课程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活动由会计学院副院长张薇主持,会计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第一阶段,副院长张薇认真布置了期初各项教学工作事项,强调在新学期各位老师需要促进课程思政与教学计划的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寻找专业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同时要将岗课赛证与教学计划相融合,她希望全体教师能够以技能大赛为纽带、使教学内容和竞赛培训相互融通,从技能大赛的准备、培训、参赛等方面不断提升参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会议第二阶段,由竞赛指导教师雷舰、费含笑、安娜三位老师分享竞赛经验和课赛融通建议。
雷舰老师简单介绍了财会信息化竞赛的竞赛内容,并表示财会信息化竞赛对接《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财务管理》两门课程,参赛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集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培训,备赛条件较为充分。
费含笑老师详细介绍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财税赛项的三个赛段,从岗位内容出发细致分析了智能财税竞赛涉及到的课赛融合课程。她提出可以从三方面出发推进课赛融通:首先应该以职业标准和技能大赛为引导,积极优化课程内容;其次要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有梯队的指导大赛团队,并合理统筹指导团队的课时分配;最后可以将相关核心专业课程前置,提前到大一学年。
安娜老师则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赛项的赛段内容、岗位内容和题目设置等进行了细致讲解,她分享了会计技能赛项涉及到的会计类专业课程,指出相关任课教师可以提前了解竞赛平台和题目设置,将竞赛实训运用到课堂实训教学中去,从而为备赛学生打下良好基础。
会议第三阶段,本学期各课程组分别召开了期初教学研讨会,就课程思政、岗课赛证与教学计划的融合等内容进行讨论研究。
1.《企业ERP信息管理》课程组
《企业ERP信息管理》课程组围绕课程思政指导方案学习、企业ERP信息管理课程思政内容、形式和方案设计等内容进行了充分和深入的交流,经过充分的讨论,会议对课程组课程思政研究的任务进行了分配,确定了2021-2022第二学期《企业ERP信息管理》课程思政各项工作安排。
2.《税收基础》课程组
《税收基础》课程组就课程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课程定位、教学重点、课时分配等问题展开讨论,统一了授课方案和考核形式。与此同时,老师们对《税收基础》课程的未来建设和发展各抒己见,探讨了本课程“课证融通”的实际运用、如何更好地将本课程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衔接等。最后,张薇老师总结了会议要点,顺利完成学期初课程计划的部署工作。
3.《财务会计1》课程组
《财务会计1》课程组首先讨论了本学期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使用要求、实训方式和要求、课程考核标准等内容;随后进一步明确了《财务会计1》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在育人环节中的支撑作用,重点对如何将课程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思政目标在各章节中具体体现点和结合点、思政教育呈现内容和呈现形式进行了明确和细化;最后,课程组对该课程如何与会计职业岗位、初级会计证书考试、会计技能大赛相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
4.《财务会计(2学分)》课程组
《财务会计(2学分)》课程组在会议上对本学期课程的教学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教辅资源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说明。会议上指出,本次《财务会计(2学分)》课程主要涉及2021级财富专业的七个班级,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需要继续巩固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同时应加强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与课后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财务会计(3学分)》课程组
《财务会计(3学分)》课程组在会议上聚焦“三教”改革、积极建言献策。赵筠老师表示,为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围绕教学层面,进行“岗课赛证”的一体化设计,《财务会计》这门课是很好的示范课程,可以将课程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技能大赛以及实际岗位需求有机衔接。倪丽丽老师提出建议,需要合理安排本学期《财务会计》课程授课计划,将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有效整合,实现财会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证的融合。最后,孙成龙老师谈到,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本学期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财务会计》课堂教学,同步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
6.《会计基础》课程组
《会计基础》课程组首先讨论了本学期的思政方案,重点对思政目标、思政内容与思政呈现方式进行研讨。其次,课程组讨论了本课程岗课赛证与教学计划的融合问题,对会计的岗位职责和必须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最后,课程组就本学期的授课内容和授课计划进行了讨论与调整,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本学期的平台使用问题以及考核方案。
7.《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组
《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组对本课程的课程思政要点进行了分解、审定了本课程每一个教学项目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改进。老师们还对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的课程思政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方式和评分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确认和细化。在课程内容上,全体任课老师进行了岗位职业能力定位,划定了教学重点和岗位能力培养目标,本学期《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将继续在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对接竞赛赛事等方面着力。最后,全体老师根据上述研讨内容,结合本学期学时安排,确定了授课计划和实训计划,为顺利开展课程教学,完成好课程育人目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8.《信用管理基础》课程组
《信用管理基础》课程组在讨论会中传达了学校教务处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和岗课赛证融合方案,全体授课老师就方案中的课程思政案例进行补充讨论,依据课程内容,在各章节和相关内容上,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案例。基本确立课程思政案例内容后,课程组初步对案例编写进行了分解,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擅长,选择了响应的内容,每个老师初步确定撰写一个案例。
9.《中级会计实务》课程组
《中级会计实务》课程组强调了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和育人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各位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共同审定了本课程每一个教学项目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并对课程思政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方式和评分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确认和细化。在对接竞赛上,本课程是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比赛的重点内容,老师们初步确定了在授课过程中发掘人才、为竞赛物色苗子的任务,还初步确定了本学期末进行竞赛选拔的大致方案,明确了为竞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任务。
10.《EXCEL财务应用》课程组
《EXCEL财务应用》课程组结合课程思政和岗课赛融合,在思路与理念、设计与实施上达成一致认识。会议上,明确在学习该课程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知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强化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案例的讲解与训练,依托信息技术,采用“教、学、做、测”合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11.《财务共享中心实务》课程组
《财务共享中心实务》课程组在会上就本学期的授课内容和授课计划进行了讨论与调整,进一步明晰了《财务共享中心实务》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在育人环节中的支撑作用,并重点对如何将课程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结合课程思政和岗课赛融合,在思路与理念、设计与实施上达成一致认识,确定了本学期的平台使用问题以及考核方案。
12.《管理会计》课程组
《管理会计》课程组就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开展了教学活动,达成了以下共识:首先要以岗位分解教学任务;其次要用任务串起各项知识点;然后要将多个任务模块组成项目;最后要以项目作为抓手,提升各项管理和决策能力。通过以上对教学内容的深挖,实现岗证计划新融合。
通过本次研讨,会计学院各课程组统一了课程的考核方式、授课内容、计划安排等事宜,进一步明确了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具体内容。会计学院全体教师将严格按照授课计划进行授课,努力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和岗课赛证综合融通,力求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